卓越團隊核心理念講義一:成功是因為態度
有位年輕人才智過人,遠近聞名。一日,忽聞后山上有位南隱法師云游至此,在給眾人講禪,吸引了大批慕名訪客。年輕人心有不服,有心領教一番。
“大師,聽說你在給眾人講禪,請問什么是‘禪’?”
南隱微微一笑,以茶相待,說道:“請用茶”。南隱一邊說著,一邊給這位年輕人斟茶。奇怪的是,水已經倒滿了,可他還在不停地往杯中加水。年輕人急了,大叫:“滿啦,滿啦,水都滿出來啦”!
南隱道“就像這只杯子一樣,你的腦子里早已是滿滿的,叫我如何對你說‘禪’?”
要想得到更多,不妨先將自己的“杯子”倒空,或者,多帶幾個“空杯子”來……
成功是因為什么?讓我們首先找到自己認為他是成功的“成功者”。也許他們是一些歷史英雄人物、是某些著名的企業家、發明家、勞模、球星、影星,或者是你身邊的上司、同事、朋友,當然也可能是你自己。
仔細分析一下,你認為決定他們成功的前三位要素會是什么?很快,我們就能列出一大堆,因為決定不同人成功的關鍵要素不盡相同。針對同樣的問題,名家教育訓練團隊曾作過上萬人次以上的調查。仔細分析與歸納,我們會發現其中似乎有一些規律:
其中,有一大類因素與我們的自我取向有直接關系,我們將它定義為“態度”:如積極、主動、努力、果斷、毅力、奉獻、樂觀、信心、雄心、恒心、決心、愛心、責任心……這類因素大概要占所有成功要素中的80%左右;
另一類要素,屬于后天修煉所得,叫“技巧”:如善處理人際關系、口才好、有遠見、創造力強、技術好、工作能力強……這類要素大概占13%左右;
還有一些看起來我們無權決定的客觀因素,我們將它們歸為“其它”類:如運氣、機遇、環境、背景、長相、天賦等,這類要素約占7%左右。
既然決定成功的要素中80%都來源于態度,我們似乎已經可以得出一個結論:成功是因為態度。然而,你也許會認為這一結論好像有些牽強,因為還有20%非態度因素,或許它們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關鍵要素。
現在,讓我們來研究一下“技巧”。例如,某人有善處理人際關系的技巧。但為什么他的人際關系好?不外乎,其一,他愿意與人接觸;其二,他愿意真誠與人相處。此兩點已是態度問題。相反,假使真的只是“用腦”做人,而非“用心”做人,則定然日久見人心。用技巧與人相處的結果是,得到朋友和信任的速度與失去朋友、失去信任的速度一樣快。
同樣的,口才好,其根源也一定是因為他準備口才的態度:勤學——“腹有詩書語自華”;多練——“梅花香自苦寒來”。
為什么創造力會強?是否也是來源于他不斷進取、創新的態度,再加上不斷努力、嘗試、練習、總結、提升自己的態度,而最后造就了他非凡的創造能力?技術好,相信一開始也是因為其愿意練習技術的態度與常人不同……
研究分析所有的“技巧”因素,都會得出同樣的結論:態度與技巧其實是因果關系。所有今天的技巧都根源于昨天練習技巧的態度。換句話說,今天的技巧有問題,是因為昨天的態度不夠好,而明天的技巧如果不好,那一定是因為今天的態度出了問題。這13%的“技巧”,若剔除時間因素,就屬于“態度”。如此,態度已占成功要素的93%?!俺晒κ且驗閼B度”這一結論似乎具備了更大的說服力。
再者,讓我們繼續來探討“其他”因素。運氣不好,沒有機遇,是人們為失敗最容易找到的借口。偶爾一次成功,當然可以歸功于運氣,然而成功僅靠一次運氣遠遠不夠,因為靠這一次運氣會成功,但十有八九會因為沒有下一次運氣而失敗。
香港一家著名的雜志曾經作過一次著名的調查。調查的對象是歷屆中“六合彩”頭彩的人,十年跟蹤下來,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:他們中大部分人的生活還不如從前。如果不是調查統計,我們定難相信這一結論。然而經它一番分析,終于發現個中緣由——試想,如果你突然中獎中了1000萬,驚喜過后,你會做些什么?買一座大房子;換掉爛車,買輛靚車;辭去早就厭倦了的“朝九晚五”式的苦差事,帶上全家到國外去好好逛一圈;瘋狂購物……轉眼之間,也許就花掉了400萬!
你也許已意識到不能坐吃山空,得做點投資才行。首選項目是投資股票,然而,沒想到自己對股市太缺乏駕馭能力,幾年來,不但沒賺錢,一路下來,反倒虧了200萬。你會不甘心失敗,一定還會另謀他路。此時正遇朋友邀請你開一家酒樓,一切條件都不錯。于是,說干就干。紅火了一陣子之后,你又遇到了新的麻煩,因為管理不善,酒店每天都在虧損。眼見大勢不好,你轉手出售,但是,又虧了200萬。只剩下200萬元了,怎么辦呢?此時,又一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來了:內地正改革開放。你終于找到了一個絕對會賺大錢的項目——到內地投資房地產。
因為項目眼看著賺錢,手頭有200萬,你會不會甘心只做200萬的生意?不會!于是七拼八湊,左借右貨,終于湊足1000萬。這次時來運轉,旗開得勝,沒多久,項目一轉手,還本去息,哈哈,賺足了1000萬!外面形勢依然一片大好,周圍的朋友也個個賺得盆滿缽滿。嗯,乘勝追擊,加大投資,繼續以小博大,幾番下來,項目越做越大,投資近億……
然而你萬萬沒有想到,房地產過熱,內地經濟必須盤整。一夜之間,“宏觀調控”之風吹遍大江南北,房地產泡沫也一夜之間隨之幻滅。近億元的投資被套牢,房子大量積壓,項目無法脫手,此時,合作伙伴紛紛撤資,銀行見勢不妙,也開始大力追還貸款。接下來,慘不忍賭的景象會是什么?拍賣資產、變賣家產還貸。但這些早已資不抵債了,等待你的命運將是——破產。
錢,沒有了;豪華的房子、車子、舒適的生活也沒有了;債,背上了一大堆,重新去打工,無濟于事,也適應不了……十年后,生活真的不如從前!
成功需要持續的好“運氣”,而持續的運氣肯定不是“運氣”的本身在起作用,恰恰是因為積極主動去準備、創造“運氣”的態度與把握“運氣”的能力。
環境、背景對成功有不小的作用力,正所謂“時勢造英雄”。但只要我們稍稍轉換角度,捫心自問:生長在“英雄”同一環境下會有許許多多的人,為什么“時勢”只造就他,而沒造就其他人?古人云:“富不過三代”。既然“背景”如此富有,為何后代不能繼續擁有財富?反過來,更如何解釋“白手創業”?既是白手創業,表明沒什么“背景”,沒什么“背景”,靠什么致勝?按照同理的邏輯推斷,“環境、背景”等要素對人的作用會怎么樣,究其根源,依然是人們對它們的態度。
長相、天賦等所謂與生俱來的“先天條件”亦是如此。多少人長相一般,依然成就非凡,多少人長相不錯,因為不愿再發掘自身更加無窮的潛質,而一生平庸,甚至失敗得更快;愛因斯坦有一個成功公式:成功=1%天賦+99%汗水。成功當然需要一定的天賦,然而最終起決定作用的是那占99%的“汗水”——“汗水”就是態度。
客觀因素肯定是成功的重要要素之一,但是,真正決定今天的“客觀因素”如何在我們的身上起作用的一定不是“客觀”的本身,而是他昨天練就的把握“客觀因素”的能力、技巧,是前天他對待“客觀因素”的態度。
即使是“客觀因素”,在成功者的字典里同樣屬于“態度”。成功,100%都是因為我們的態度!也許我們從來都沒有過用這樣的看法去思考問題,這是一個“可怕”的結論,也許令你感到震驚。
人與人這間的差別,一開始僅在于思考問題方式的不同。讓我們用這樣的思維方式來思考成功,思考明天;讓我們用這樣的思維方式去準備成功,準備未來。
成功是因為態度,讓我們一起細細地、靜靜地感悟這一令人“吮指回味”的結論。
上一篇:卓越團隊核心理念講義二:我是我認為的我